郭麗琴
  7月中國吸引外資大降,讓外界不免聯想,反壟斷大操大辦,是否嚇退了外資。
  商務部昨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吸引外資金額由6月的同比增長0.2%,迅速轉變為7月的同比下降16.95%。
  與此同時,包括奔馳、微軟、高通等外資巨頭都在近日遭到了反壟斷調查,歐美商會人士近期紛紛表達了對中國的反壟斷調查的擔憂。
  針對外商投資“被嚇跑”等憂慮,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昨日表示,吸收外資數據在個別月份有一些波動是正常的,不足以反映整體走勢,更不能去跟反壟斷調查掛鉤,“全年利用外資的規模仍然會維持一個穩定平穩的發展”。
  單月跳水難以反映整體走勢
  商務部數據顯示,7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FDI)金額78.1億美元,同比下降16.95%,相比6月的同比增長0.2%大幅跳水;今年1~7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11.4億美元,同比下降0.35%。
  分國別看,1~7月吸引外資的數據也傳遞出一些疲軟的信號。作為傳統的投資來源地,日本對華投資28.3億美元,同比下降45.4%;美國對華投資18.1億美元,同比下降17.4%;歐盟28國對華投資38.3億美元,同比下降17.5%。
  吸引外資數據的疲軟,尤其是7月FDI同比大跌,引發廣泛解讀。商務部研究院綜合戰略研究部副主任張莉對媒體表示,7月外商投資下降有短期因素,通常上半年外商投資到位,7月作為下半年的開始,可能大幅下降;從長期因素看,日資加速撤出、勞動密集型投資轉移、港澳台以貿易為主的投資減少等因素亦造成外資快速下降。
  但沈丹陽昨日表示,在國內加大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吸收外資數據在個別月份波動是正常的,不足以反映整體的走勢。
  事實上,中國吸引外資數據一向隨著具體項目的落地情況起伏較大。數據顯示,今年1~2月,中國吸引外資實現開門紅,同比增長10.44%;3月同比下降1.47%;4月同比增長3.4%;5月同比下降6.7%;6月趨於持平,微弱增長0.2%。月度數據波動明顯。
  與此同時,聯合國貿發組織(UNCTAD)最新發佈的報告顯示,從整體來看,全球外國直接投資2013年增長9%,達到1.45萬億美元。該組織預測,全球直接外資流量2014年將增加至1.6萬億美元,2015年達到1.75萬億美元,2016年達到1.85萬億美元,資金流的增加主要受發達經濟體投資的驅動。
  在整體均呈現複蘇性增長的情況下,有望保持較高經濟增速的中國表現不會太糟。
  沈丹陽的分析是,今年全年利用外資的質量會進一步提高,服務業的比重會繼續超過製造業,並且比重進一步提升。高新技術和一些重點鼓勵發展的製造業會有所發展;沿海的利用外資增速在下降,但是中部地區利用外資比重會進一步提高。
  “全年的利用外資,估計應該基本保持去年的水平。”沈丹陽說。
  否認反壟斷針對外企
  2013年初,《反壟斷法》突然發威,在多個行業開出罰單,今年以來勢頭更盛,包括奔馳、微軟、高通等外資巨頭都遭到了調查。
  針對輿論“反壟斷針對外企”的擔憂,沈丹陽昨日表示,中國政府有關部門依法對涉嫌壟斷行為開展調查是促進公平競爭、保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內容。查處壟斷行為是國際通行做法,在中國無論是內資企業還是外商投資企業,如果觸犯了法律都應受到製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他說,《反壟斷法》實施6年來,接受反壟斷調查的企業既有中國本國企業,也有外國企業,並非只針對外國企業。在《反壟斷法》面前,所有企業一律平等,不存在“排外”的情況。
  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所長何曼青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前幾個月,一些重點國家吸引外資金額的下滑,不僅由於目前全球經濟不景氣,也與國際政治形勢有關,比如中日、中美在政治領域的緊張關係。在此背景下,(密集執法)確實會影響吸引外資。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外企也不必誤解,因為中國壟斷性行業,諸如金融、能源領域的改革動作也在加快。
  “但邏輯是,雖然《反壟斷法》的執行可能會帶來負面影響,但如果這些外企違反了《反壟斷法》,也不能不執法。”何曼青說。
  8月6日,發改委通報稱,近日已經完成了對日本12家企業實施汽車零部件和軸承價格壟斷案的調查工作,並將依法進行處罰。發改委同日表示,針對克萊斯勒和奧迪的調查已查明存在壟斷行為。此前的4日,發改委反壟斷調查小組突查奔馳上海辦事處,多名奔馳高管被約談。
  除了汽車行業,工商總局專案組7月28日對微軟公司在中國內地的四個經營場所進行反壟斷突擊檢查,並於8月4日對微軟全球副總裁斯納普一行進行了反壟斷調查詢問。此前的7月24日,發改委已經確定了高通壟斷事實,並向中國公司調查高通的銷售數據。
  針對外企接連被查,一位瞭解情況的圈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事實上,發改委在同一時間也調查了眾多國內企業,不乏大的央企,但由於阻力太大都無法進行下去。而外企一般對反壟斷的環境比較瞭解,也更願意配合。此外,如此高效密集的辦案執法,一方面帶來了很強的震懾效應,但另一方面,從某種程度上,必然犧牲了嚴謹。
  按照分工,發改委、商務部和工商總局分別負責價格壟斷、經營者集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反壟斷審查,由於其下設機構最高不過司局級,查辦國內一些“級別更高”的企業,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
  2011年,電信和聯通意外遭到調查,《反壟斷法》首撼央企,但最終卻沒了下文。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本報記者評論稱,中國在反壟斷領域遠遠落後於西方,差不多100多年。現在外企可能有一些怨言,但是執法都是一步步成熟起來的,對國內的執法也會逐步跟上。
  歐美質疑調查公平性
  與此同時,外界對於反壟斷的標準,哪些企業容易“中招”,以及執法的公平性存在疑慮。
  有中國美國商會人士曾對本報記者表示,2013年以來,許多企業遭遇政府調查,引起了媒體的大量關註。儘管調查對象也經常包括中資企業,但是40%的受訪者感覺在價格和商業反腐敗專項行動中,外資企業成為突出目標。
  今年4月公佈的《2014年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顯示,中國已經不再是多數會員的首選境外投資地。中國歐盟商會近日則對《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表示,歐洲商界對於外資企業在相關調查中是否受到不平等待遇的疑慮逐漸加重。
  對此,沈丹陽昨日表示,中國政府在建立、健全、完善市場經濟體系過程中,對各類性質的市場主體一視同仁,今後更將如此。任何市場主體都應當守法經營,如果觸犯中國法律,將受到相應的法律製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相信絕大多數外商投資企業仍將在中國依法開展經營活動。根本不會因為查那麼幾個案子,就把外商投資企業嚇回去。”沈丹陽說。
  美國世強律師事務所華盛頓總部負責貿易及反壟斷的合伙人埃默森(Eric Emerson)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評論稱,通過幾年的積累,發改委執法更為自信,2013年之前,中國這個領域的執法進展相當緩慢。可以預見,在未來數月,發改委可能會開出更多的罰單。
  “因為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認定價格壟斷的程度,以及罰款金額,都需要仔細測算,難度極大。過去緩慢的進展,可能是中國的執法部門還在摸索方法,而現在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埃默森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03aisz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